近期,美国大选话题热度不断高涨,毕竟,这是一件大事。选举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胜选的总统将决定未来四年的国家政策走向和内外政策重点。特朗普与哈里斯的角逐也成为了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在政坛权力的斗争。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议中心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美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但是,不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的利益并没有放在第一位。这点,和中国的国情有很大的别,但选举结果都是美国人民的选择,我们应表示尊重。
纵观美国选举,其背后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呢?
其一,资金的无上限捐款
美国选举资金法律允许无上限捐款,这一规定为政治团体、企业以及富豪在选举中投入巨资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在2024年大选中,共有11000个政治团体投入了147亿美元的巨资,几乎占到了整个选举周期总开支的92%。这些资金不仅用于购买广告位和筹款活动,更在信息时代中占据了选民的视野。亿万富翁们成为这场资金竞赛中的“金主”,他们通过捐赠巨额资金来影响候选人的政策选择和选举策略。例如,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甚至在一场为特朗普助选的活动中捐出100万美元,比尔·盖茨则向副总统哈里斯捐赠了5000万美元。这种巨额的政治献金不仅是资金的流动,更是权力与影响力的交易,进一步加深了政治与财富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那么我想,2025年应该也是一样的。
其二,选举制度的特殊性
美国总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通过“选民普选”+“选举人团选举”的方式产生。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平衡人口大州与小州的利益,然而也可能导致大选结果偏离普选结果。在选举人团制度下,获得270票以上的候选人当选总统。缅因、内布拉斯加两个州根据普选结果按比例分配本州选举人票,而其他各州则实行“赢家通吃”原则,即普选获胜的候选人获得本州的全部选举人票。这种制度使得摇摆州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因为对摇摆州的争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选结果。
其三,社会经济的差异与选民心态
在美国大选中,社会经济的差异也在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在对待候选人和政策上往往形成鲜明对比。富人捐赠和支持某位候选人,往往是希望政策能够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普通选民则可能在候选人的政纲中寻求转变和改善。这种阶级分化让选民的选择更加复杂化,也加剧了金钱对政治的操控力量。同时,选民心态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钱即权”的观念,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候选人的判断和选择。
其四,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与选民的期待
在大选中,候选人的政策主张是吸引选民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民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状况、价值观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来选择支持哪位候选人。特朗普与哈里斯的主张如下图(来源:中国新闻网)所示
其四,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与选民的期待
在大选中,候选人的政策主张是吸引选民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民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状况、价值观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来选择支持哪位候选人。特朗普与哈里斯的主张如下图(来源:中国新闻网)所示
其五,各方利益体获取更多自己的权力与权益
美国大选后,那么各方利益体一定是在未来的四年里达成了一个相对过得去的协议。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都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处理自己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对他国加税,干预他国内政问题。
最后,祝愿唐纳德·特朗普先生重回白宫,能够有所改变,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中国人口中的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