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江苏宿迁:“蟹”逅丰收

又是一年秋风起,稻花香里捕蟹忙。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在江苏宿迁“霸王蟹”养殖基地,按捺不住丰收喜悦的蟹农们铆足劲划船收蟹,一笼笼肥壮的大闸蟹在网兜中张牙舞爪,展示着“颜值”与“品质”。

农民开直播:丰收硕果新文明

最近几年,随着助农政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加入了直播经济,让水果蔬菜以及各类特产通过直播间和大家见面,这是乡村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探索,也是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乡村紧跟地方政府的号召,从农村信用社到挨家挨户售卖,再到如今的扶贫直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进取,吃苦耐劳的品质。

江苏泰州:制种水稻迎来收获季

眼下,江苏省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开发区水稻制种基地的5600亩制种水稻迎来收获,当地的制种农户们抢抓农时,做好水稻收割,确保种子颗粒归仓。

央媒助农 艺术润农 电商富农——新华网携手中国老年艺术团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农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3月27日,“乐龄芳华·乡村行”——老艺术家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暨大丰收老艺术家助农平台在北京启动,新华网携手中国老年艺术团、大丰收助农平台以跨界合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式,开启了“央媒助农、艺术润农、电商富农”模式的创新实践。

“包工头”村书记种地记

 秋收时节的中图村,一片丰收景象。晒着的高粱为村文化广场铺上了一块金黄的地毯,村民们的劳作“日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

重庆溶溪:昔日锰矿村 如今辣椒红

溶溪镇曾是锰业重镇,罗家村是主要的锰矿产地。因过度开采,生态环境受到破坏。2021年,秀山县按照锰产业退出、治理、转型“三步走”计划,对全县29家锰矿开采企业、19家电解锰企业实施淘汰退出,当年即实现全面关停。2022年初,秀山县批复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罗家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里用这笔钱建起辣椒育苗基地。

农业农村部门将从五方面协调推进乡村建设

 新华社石家庄11月6日电(记者郁琼源)记者从6日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全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切实增强抓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聚焦农民需求,会同有关部门从五方面持续用力抓好乡村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乡村建设工作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