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农业科技兴 乡村生活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良种良机齐发力助推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小小芝麻成为富民大产业;传统村庄焕发新活力……  连月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深入湖南、浙江、河南等地采访,走进田间地头、科研院所、企业工厂……记录美丽乡村的新变化,感受广袤田野孕育的希望与生机。  

农民开直播:丰收硕果新文明

最近几年,随着助农政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加入了直播经济,让水果蔬菜以及各类特产通过直播间和大家见面,这是乡村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探索,也是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乡村紧跟地方政府的号召,从农村信用社到挨家挨户售卖,再到如今的扶贫直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进取,吃苦耐劳的品质。

央媒助农 艺术润农 电商富农——新华网携手中国老年艺术团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农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3月27日,“乐龄芳华·乡村行”——老艺术家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暨大丰收老艺术家助农平台在北京启动,新华网携手中国老年艺术团、大丰收助农平台以跨界合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式,开启了“央媒助农、艺术润农、电商富农”模式的创新实践。

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脱贫地区“土特产”推介活动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会同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近日组织2024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长三角推介周江苏泰州专场活动,来自全国107个脱贫县的1000余款“土特产”集聚泰州,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丰富百姓的餐桌。本次活动以产销对接合作、品牌营销增效为重点,旨在促进东西部地区市场共建、品牌共铸,推动优质、时令、品牌农产品精准对接长三角加工、运销、集采、餐饮发展。

江苏泰州:制种水稻迎来收获季

眼下,江苏省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开发区水稻制种基地的5600亩制种水稻迎来收获,当地的制种农户们抢抓农时,做好水稻收割,确保种子颗粒归仓。

山东郯城:设施农业催绽“美丽经济”

1月5日,种植户在山东省郯城县泉源镇温室大棚里管理多肉植物。新华网发(李学飞 摄)  寒冬时节,山东省郯城县泉源镇花卉种植户正忙着对各种花卉进行管护,温室大棚里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泉源镇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培育壮大花卉等特色种植产业项目,探索“种植+观光”、“线上+线下”订单销售模式,打造乡村农旅融合新业态。种植户采摘盛开的花卉。

聚焦高质量发展|“穗满田园” 广州走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新华网广州11月25日电(李俊豪 谢烨 李子菁)大都市离不开大农业,而都市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又在何方?广东广州,这座常住人口超1800万的超大城市,农产品消费需求旺盛。  近年来,广州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对农产品稳产提质保供,擦亮农产品国际品牌,推动美丽乡村产业样板建设等措施,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农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守护农业“芯片”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它们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起点,更是粮食安全的基石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是国内领先的种业科研基地,这里汇聚了众多农业科技专家,致力于生物育种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