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国内首台 并网成功

近日,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内蒙古苏能锡林郭勒2×10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成功,正式进入带负荷试运行。该项目采用东方锅炉设计制造的百万等级高效超超临界参数锅炉,外形尺寸为高104米、宽68米、深89.5米,是世界上现有尺寸最大的锅炉。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是高寒地区首台百万千瓦级火力发电机组,地区冬季极端低温零下42℃。

CCUS全球合作迈入新时代 首届世界CCUS大会在挪威成功举办

首届世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大会(World CCUS Conference,简称WCCUS)于9月1日至4日在挪威卑尔根成功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与同行齐聚一堂,共同推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这一实现净零目标的关键技术的发展。

国家管网油库智慧运营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自主攻关的“大型枢纽油库智慧运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成果顺利通过权威鉴定。该成果中多源融合智慧运营技术为国内首次实践应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油气储运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华能源周报丨六部门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本周(8月18日-8月22日),能源领域热点频发。六部门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前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84.6%;电力行业在全国企业信用指数排名中位居第二;京津冀最大地下储气库群年储采能力突破30亿立方米;大秦铁路货运量突破九十亿吨。

新能源与越野双核扩容 北京汽车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11月15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以“极致越野,唯有北京”为参展主题的北京汽车,携魔核电驱“3X3”超级驱动解决方案及BJ30、BJ60雷霆等魔核电驱家族车型亮相,以全新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储能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新型储能产值突破3000亿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据了解,在政策机制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已经逐步建成了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

人大常委会丨能源法草案三审稿进一步促进能源标准体系建立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戴小河)能源法草案11月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能源法草案二审稿于今年9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美知名学者高度评价中国能源转型成就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负责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5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中国已成为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瞭望 | 新疆探索新旧能源有序替代

  新疆的太阳能资源储量约为4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6.9%,位居全国第一;风能资源储量约为10亿千瓦,约占全国的18%  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在西部地区布局,为新疆经济发展换上“新能源底座”,能激发出巨大的“绿色”发展动能,推动新疆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也可通过能源发展更好地惠民生、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