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中国天眼”核心阵试验样机开工建设

新华社贵阳9月25日电(记者欧东衢、杨欣)25日早上十点三十分,在距离“中国天眼”不到3公里的一处山头上,一台40米级的射电望远镜开始吊装,“中国天眼”核心阵试验样机正式开工建设。

新华全媒+|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发布

我国研发的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9月19日在京发布。“坤元”可实现地理专业问题解答、地理学文献智能分析、地理数据资源查询、地理数据挖掘分析、专题地图绘制等功能,有望赋能地理科学研究,加速重大地理科学发现。

天文学家观测到迄今最大的黑洞喷流系统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团队最近报告说,他们观测到了一个总长度达2300万光年的黑洞喷流系统,是银河系直径的约220倍。这是迄今观察到的最大黑洞喷流,可能改变人类对黑洞乃至宇宙结构的认识。

一箭10星!我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3组卫星

新华社太原9月6日电(孙鲁明、李宸)9月6日2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利星座03组卫星发射升空,10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秘“小红点”可能是恒星高度密集的星系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探测百亿光年外的遥远深空时,发现了一些很小的明亮红色天体,现有理论难以确定它们到底是什么。最近的两项研究显示,这些昵称为“小红点”的神秘天体有可能是内部恒星高度密集的星系。

天文观测发现某系外行星可能是颗海洋行星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宣布,他们通过分析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首次发现了系外行星LHS 1140b可能是一颗海洋行星的证据。研究称,这可能是人类通过韦布望远镜观测到的第一个潜在的宜居系外行星。

我国科学家将AI大模型用于月球探秘

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8月29日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为月球科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

新华全媒+|“黑科技”亮相数博会

当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市拉开帷幕,本届数博会以“数智共生: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共吸引2.1万余名嘉宾注册参会,国内外414家企业报名参展。记者实地探馆,拍摄记录本届数博会上展出的“黑科技”。

“蛟龙号”从约4700米深海带回5种生物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28日电(记者王聿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8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第9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研人员张睿妍和王琪从4706米深海采集到5种生物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