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新研究揭示癌症研究模型可能存在“隐患”

 新华社华盛顿1月8日电 美国《科学·免疫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和实验鼠之间的免疫抑制分子PD-1存在显著差异,常见的实验室癌症研究模型可能无法充分反映人类的免疫反应。这一成果对开发更有效的PD-1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消费电子展热点:电视变身人工智能“管家”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7日开幕,多家电视巨头展示与谷歌、微软等技术巨头合作成果:整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电视,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家庭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播放内容和功能,还能同用户对话、指挥其他智能家居,从传统娱乐设备变身智能管家。  

我国科学家实现“永久化学品”的低温高效降解

  新华社合肥11月21日电(记者戴威)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康彦彪教授研究团队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至60摄氏度)的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完全脱氟新方法,实现将难以降解的“永久化学品”——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回收为无机氟盐和碳资源。  北京时间11月21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成果。

乌镇“网”事:以“智”引领!人工智能大家谈

每年全球互联网的“乌镇时间”,我们总会见识不一样的新鲜“网”事:一枚小小的智能戒指,巧妙地将AI技术与空间算法深度融合,只需轻轻挥动手指,即可实现高精度的手势控制;“AI+咖啡大师”轻松挥舞双臂,从取杯倒水到冲泡咖啡,只需两三分钟,一杯咖啡就新鲜出炉;未来感十足的人形机器人和游客玩起了“自拍”,还时不时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展现出色的语言交互能力。

中关村平均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41家

2023年中关村新设科技型企业51497家,平均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41家。”这是记者11月18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的。  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保持活跃。2023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4494.1亿元,约四分之一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超10%。截至2023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约20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8.6件。  

新华全媒+丨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激发青年创新动力

新华社杭州11月17日电(记者朱涵、魏一骏)在科技创新浪潮中贡献力量,在全球科技交流中增进友谊,在科技文化融合中展现风采……11月17日,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全体大会在浙江温州举行,来自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63个国际科技组织的近800名科学家齐聚一堂,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图为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现场。

人形机器人“CASBOT 01 ”亮相

11月12日,科研人员在位于北京的实验室调试人形机器人“CASBOT 01”。11月13日晚,人形机器人“CASBOT 01”在北京通过线上直播向公众发布。“CASBOT 01”昵称“星期三”,身高约 1 .79米,体重 60公斤,整机拥有 52 个自由度,作业续航时间超过 4 小时。

中国科学家用量子搜寻暗物质获重要进展

在我们的世界,日月星辉乃至自然万物等所有“看得见”的东西,仅占宇宙质量的5%,另外的95%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找到暗物质,将会带来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让人类更好地理解宇宙。然而暗物质粒子不发光、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无法用任何光学或电磁观测设备直接“看”到。如何探测到“暗粒子”,是国际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星空有约|趣味一幕!20日将上演月掩昴星团天象

新华社天津10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本月20日凌晨4时左右,月球将会从明亮的疏散星团——昴星团正前方经过,遮蔽昴星团中的若干恒星。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此次月掩昴星团全国均能看到,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观测。

机器狗再登泰山

12月3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机器狗进行登山测试。当日,在泰山中天门附近山道,一批机器狗进行第二次测试,这是泰山文旅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用来测试搬运货物和清运垃圾的机器狗。今年以来,泰山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环卫工作,破解山岳型景区垃圾清运难题,为环境保护、景区管理等多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